蘑菇小說網 > 三國:積糧萬石,黃巾終于起義了 > 第二百八十四章 楊氏陰謀,郭圖之死
  說來說去,道理竟是都在張魯這邊,以致徐晃高順都有些無言,于是兩人將目光投向了張寧。

  畢竟四人之中,三人都是做臣子的,但張寧未必,除了做臣子,或許還做別的。

  張寧不解的看這幾人,瞧這模樣,似要以自己馬首是瞻?明明我和你們是一樣的,看著我做什么?

  高順湊過來,輕聲道:“張將軍,我們幾人,總得有個話事人,你跟隨主公最早,不如就你做主吧!”

  徐晃也當即附和:“對對,我還是將軍你提拔的呢!”

  李傕愣了愣,沒說話,就算不是張寧,做主這事,也輪不到他,他只管出力就成了。

  幾人打定主意,張寧也不時沒做過主,反向,她是渤海王麾下自主性最強的人,自始至終掌管著河東郡,麾下白波軍,若是動員起來,恐怕有十萬之眾,渤海王對其一直信任有加。

  當然,張寧心中也清楚,渤海王不是信任她,而是信自己,就算放手讓她發展,她也逃不出他的手掌,就算白波軍有十萬之眾,那又如何呢?

  張寧看向張魯,清亮的嗓音在高堂響起:“張天師,我沿途所見,百姓相安,即便見我大軍,也未有慌亂,想必是張天師事先告知于他們的吧。”

  張魯回道:“確有如此,王師自此,百姓無需慌張,漢中百姓難得未遭戰火摧殘,此次動亂,也未波及百姓,實在難得。”

  “那楊昂與張衛,為何在子午谷和西城阻我大軍呢?”張寧聲音陡然銳利,質問道。

  徐晃高順無不投以贊許目光,欲揚先抑,問的好!

  “此事說來話長,張衛之死,魯倍感痛心,實不相瞞,張衛乃是在下胞弟,不過,他卻是張修部下,而楊昂,他聽從楊氏號令,這一點,恐怕圣女也清楚吧。”

  張寧盯著張魯,想從他的臉色看到一絲因胞弟之死的悲傷,也想看到因楊氏背刺的惱怒,結果,張寧卻什么都沒看到。

  悲喜不露,張寧心中不由對張魯另眼相看,這張天師,已經修出境界來了。

  顯然,張魯的言外之意,對楊氏背后的小動作,也并不是不知道,而是聽之任之,在最后關頭,張魯打開城門,親迎大軍,而和幾人暗通款曲的楊松,自以為掌控一切,結果到頭來里外不是人,小丑竟然是他自己。

  “天師倒是沉得住氣,知道楊氏有貓膩,竟能坐視。”

  張魯輕嘆一聲,“成大事者,不拘小節,可只會小動作者,焉能成事?楊氏乃是本地豪強,族中趁著亂世,買了幾個官爵,冒稱一聲士族,可惜其恃強本性不改,總想做這漢中的主人,其不止漢川流經之地,只有一個主人。”

  “是誰?”

  “自然漢中百姓。”

  這個問題,令張寧一愣,若有人問,河東之地只有一個主人,她會毫不猶豫的說是渤海王,而非河東百姓。….因為只有在渤海王的庇護下,河東才未被外族侵占,才能暫避戰火。

  “大王會很喜歡這個回答。”張寧說著,站起身,上前兩步,直面張魯,問道:“天師可愿將漢中九縣,拱手送于渤海王?”

  張魯也跟著起身,對著東北方向作了一揖,意指禮拜朝廷。

  “渤海王仁德載世,以上將軍之恩威,蕩平天下各州,扶大廈之將傾,以致海內咸服,圣女將軍愿能追隨左右,魯豈有不尊之理。”說著,張魯當即拿起案上印綬之盒,親自上前,交給張寧。

  “朝廷詔命到達之前,請圣女將軍,暫代漢中太守之職!”

  事情順利的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,張寧看了眼高順徐晃,兩人沖其點點頭,張寧旋即接過,漢中權柄,轉移到了張寧手中。

  然張寧剛一接手,張魯便突然沖其跪下,施以重禮。

  這禮,只有渤海王能受,張寧如何敢當。

  “天師快起!”張寧連忙道。

  突然的變故,也引得高順徐晃瞪大的眼睛看著。

  “請漢中代太守,圣女將軍為吾弟主持公道!”

  “天師何出此言?”張寧說著,不由得看了眼徐晃,因為張衛,乃是徐晃親手斬殺。

  “吾弟張衛,原是張修部下,張修死后,其部歸于楊氏楊柏麾下,后諸位將軍至,楊柏一面屯兵斜谷,一面派楊昂奔赴關城西城,途中為圣女將軍所斬,而后楊柏假傳軍令,命吾弟張衛援之,吾知此事時,吾弟已死,前軍兵敗,楊氏知事不可為,便欲暗中投靠,便假意楊任詐敗,楊柏引馬騰軍入關,合擊漢中,他們好里應外合。”

  張魯將事情真相徐徐道出,與眾人所遇事實,也不謀而合,楊氏片面之詞,與張魯所述事實相比,該信誰,便無需斟酌了。

  不過,張寧為并未全信張魯,事實或許不可更改,但動機,卻可以更換說法,比如張衛前去支援,張魯到底是知道,還是不知道,這就無從追究了。

  張寧傾向于他是知道的,因為楊氏所為,他幾乎知道的一清二楚,漢中五斗米教眾十數萬眾,說不定就有不少分布在楊氏各位的身旁,可以說張魯是漢中眼線最多的人,一點也不夸張。

  張魯明知張衛接受了假命令,佯裝不知,張衛或許能守住呢?那漢中,又是另一番格局了,張魯恐怕得滿滿完成自己對漢中的控制了。

  “速派人帶楊松前來!”張寧下令。

  張魯連忙安排兩人,然等了兩刻鐘,等來的消息確是:楊松不見了,楊氏家宅已經空空如也。

  不止楊松,楊任也不見了。

  真相呼之欲出,看來張魯所言,并非蓄意構陷楊氏,從張魯親迎王師開始,楊松便知事情已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了。

  “楊松能逃去哪?”徐晃問。

  “自然是南下益州,投奔劉焉而去。”張魯淡淡回道,沒有絲毫驚訝,好似連楊氏的逃跑,也在他預料中一般。….“楊氏既畏罪潛逃,徐將軍,命你前去查抄楊氏家宅,看看是否有線索,高將軍,盡快接管南鄭防務,派人將漢中之亂始末,告知大王!”

  “喏!”兩人齊聲回道。

  -----------------

  魏郡,鄴城。

  劉擎看著豫章的急報,驚嘆一聲:“幸虧本王有先見之明,派太史子義前去,否則,以孫策之勇,光靠文遠,未必能擋之!”

  郭嘉連忙道:“主公,豫章既已無礙,接下來,便等劉表一敗了。”

  “若劉表不敗呢?”

  “我猜劉表必敗!”郭嘉信誓旦旦道。

  “奉孝為何如此肯定?”

  “因為劉表沉不住氣,劉表所長,并非在兵將,而在其錢糧人口,在其地大物博,若劉表以圍困方式進攻長沙,長此以往,孫堅必敗,但因為主公多次書信與他,恐怕劉表擔心主公出手,欲先將這借口,快快清除,殊不知,欲速則不達,劉表以己之短,攻敵之長,安能不敗?”

  聽郭嘉分析,著實有理。

  “如此,本王便坐享其成了,不過,揚州戰事,倒是可以加快了,可惜玄德進軍頗慢,以前孤軍作戰,倒一往無前,敢一區區千人,擋管亥十萬之眾,前來營救渤海,如今掌一州之勢,倒變得畏首畏尾起來。”

  說起來,現在的劉備,還是缺少一個智囊,兵馬錢糧是夠了,但指揮這些的,還是那個草臺班子。

  這也怪不得劉關張,主要是時日尚短,并不是所有人的成長,都如劉擎這般的。

  短短幾年時間,放在劉備原先的生涯中,不過在一地蹉跎而過,真正令人成長的那些大事,無一經歷。

  能以一顆仁德之心,治一州百姓,兄弟三人,閑事喝酒狩獵,若有征召,披堅執銳,并肩作戰。

  如此,快意人生。

  “我有一言,得送給玄德,待生命不妨大膽一些,因為終究要失去它。”劉擎說著,直接拿起筆開始書寫。

  荀彧道:“主公,兗州曹操,亦有軍報。”

  “哦?孟德說什么?”

  “他說汝陽偽宮之中,有亂事發生。”

  “是何亂事?”

  荀彧突然看了郭嘉一眼,郭嘉不由得挪了挪位置,好似不好的事情,與他有關。

  “郭圖被殺,從宮墻拋尸而下。”

  “郭圖死了?”劉擎說著,也看向郭嘉,畢竟兩人皆出自潁川郭氏,算是族親。

  “各為其主,公則該是死得其所吧。”郭嘉神情淡漠,隨口說道。

  “豫中戰事如何,汝南三十七縣,若要一一攻克,是要廢些時間,而且袁紹未死,袁氏余孽,亦依托各縣防守,會有不小麻煩。”

  “黃州牧信報中言,戰事進展,倒也順利,只要不是袁氏嫡親,憑借主公之威,還有黃琬之面,不會做負隅頑抗,如今袁氏已是末途,也沒有什么追隨者了,如今就連辛氏兄弟,也已動搖了。”….“樹倒猢猻散,墻倒眾人推。”劉擎一言以蔽之。

  “主公說得好,郭圖之死,或許是個契機,可以令天下人看看,追隨袁氏的下場,如何。”郭嘉道。

  這話,隱隱之中藏著郭圖的反擊,恐怕是郭嘉為這郭氏子弟說的,唯一一句話了。

  “奉孝想做什么,便去做吧!”劉擎說罷,也收起筆,送給玄德的字,也已經寫好,劉擎細品一番,覺得自己的字,較以前相比,真是進步了不少。

  待在王府的這段時間,劉擎突然有了興致,便和蔡琰習起字來,夫妻之間,總是要共同成長,共同進步的嘛,比如劉擎,就可以教一些新的姿勢,讓夫妻生活變得更加和睦幸福。

  幾日下來,略有小成,劉擎大感滿意。

  “如今舉國各處,皆有爭端,不過大漢最危難的時期,已然渡過,江山猶固,社稷猶存,余下宵小,待本王孩子降生之后,便一戰平之!”

  說吧,劉擎念叨道:“揚州陳溫,荊州劉表孫堅,益州劉焉張魯,涼州韓遂,說來也巧,正好環中原之地一圈,不管什么蠻什么夷,此戰過后,皆納入我華夏之統!”

  話音剛落,典韋入屋,呈上一卷書信。

  “主公,漢中急報!”

  劉擎結果戰報,細細端詳一番,得知漢中始末之后,不由得一陣無語。

  看來,先前對張魯的預判,錯得很離譜。

  也對,憑借自己這點小知識,想一言定論千年前的人物,無疑是太過兒戲了,若從歷史看,張魯割據漢中,與民無犯,漢中之地成了漢末所剩無多的太平之地,簡直就是世外桃源,可見張魯治民,是有一手的。

  曾有手下勸其進王,不過因為閻圃的勸說,張魯放棄了,能在權勢面前仍保持清醒的人,肯定是不簡單的,單論這一點,張魯比袁術和袁紹都拎得清。

  “張魯所為,著實出乎意料。”劉擎就著戰報對眾人道:“原漢中太守蘇固,力主保境安民,不想卷入劉焉平益州之戰,故而不奉劉焉之令,于是劉焉惱羞成怒,派別部司馬張修與督義司馬張魯攻之,結果是蘇固手中僅有區區數百郡兵,焉能守土?”

  劉擎接著道:“張修大軍殺入漢中,蘇固雖逃,卻也最終被殺,中間倒有個插曲,張修被殺,竟有多人要為其報仇,殺入張修軍營,差點殺了張修,由此可見,這個蘇固,倒是個好太守。”

  “張魯既與張修一路人,為何又殺張修?”荀彧不解。

  “張修執掌漢中,便根據衙門戶籍,開始抽丁納糧,致使漢中百姓怨聲載道,或許其中,有許多人,乃是五斗米教,最終張魯對其行徑無法容忍,故而殺之,不得不說,漢中百姓,可真是幸運吶,先有蘇固,再有張魯。”

  “而后,他們又有了主公!”郭嘉不失時宜的一句捧上。

  賊舒服。

  會說話你就多說點。

  “如今張寧代太守之職,如今漢中當地豪強楊氏,逃亡綿竹投靠劉焉,本王就說吧,士族做大,或有可取之處,當區別待之,這豪強,乃是真正的魚肉百姓,乃社稷毒瘤,本王絕不容忍!”

  荀彧問:“主公,那漢中太守之職,主公可有打算?”

  “本王先不想這個,本王要問問劉焉,肯不肯交出楊氏,若是不肯,哼哼,馬騰軍的諸位,應該也到達漢中了吧。”

  (求月票,推薦票支持。)

  .

  子虛笑烏有提醒您:看完記得收藏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